首页

女王针刺jj

时间:2025-05-28 05:15:28 作者:山东“以点带面”深化医改 公立医院改革凸显公益性 浏览量:75938

  中新网济南5月27日电(记者 赵晓)“山东认真学习推广三明医改经验,以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为引领,以点带面,迭代优化改革举措,让更多改革成果惠及民众。”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马立新27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当天,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在山东济南召开以“推广三明医改经验、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为主题的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司副司长胡强强主持会议。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在山东济南召开新闻发布会。赵晓 摄

  马立新介绍,该省公立医院改革在保障公益性上下功夫。近5年全省财政对公立医院补助投入年均增长25%;落实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分别落地824种、40类,价格显著下降。“比如,我们人工耳蜗类耗材单套价格从平均20余万元(人民币,下同)降至5万元左右,降价幅度达到75%。”

  山东同时出台50多项措施,从专科建设、人才培养、双向转诊等方面,支持济南、青岛、潍坊3个市深入实施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

  作为示范项目城市,济南着力保障医疗机构公益性。济南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任广锋表示,近年来,该市财政对公立医疗机构补助年均增长13.4%。在价格改革方面,2022年以来,济南动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4850项次,其中,提高体现技术劳务价值项目2004项次、降低检查检验项目2199项次。

  “在扩大集采改革成效方面,国家、省集采药品和耗材全部在济南落地,平均降价均超50%。我们鼓励公立医院优先使用集采产品。”任广锋说,该市还牵头开展全国中药饮片联盟采购工作,覆盖全国32个省级行政区、3.2万家医疗机构,有效降低采购价格。

  以实施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为契机,青岛探索符合当地实际的分级诊疗、有序就医的新路径。青岛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赵燕介绍,该市创新紧密型医联体建设路径,统筹考虑人口分布、支撑能力、就近便利等因素,网格化布局全市医疗卫生资源,先行整合区市医疗资源,再由省市级三级医院协管、托管。

  “比如,在中心城区,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与市南区组建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在偏远县域,由青岛市市立医院整体托管莱西县域医共体,实现区域医疗卫生服务协同和效能提升。”赵燕举例说。

民众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自助设备前进行医保结算。(资料图)赵晓 摄

  作为山东省级龙头医院之一,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正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医院党委书记吴向东在发布会上公布一组数据:“我们与8家医院建立紧密型医联体,与79家医院建立松散型医联体,牵头成立57个跨区域专科联盟,2024年帮助开展新技术75项,免费培训带教1061人次,有效地提升成员单位的医疗卫生水平。”

  在提升民众看病就医体验上,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建立多学科会诊和专病门诊,为复杂病情患者提供“一站式”服务。“医院配备专科医生团队,开通特色专病门诊160余个,年接诊患者20余万人次,实现从‘患者围着科室转’变成‘医生围着患者转’。”吴向东表示。(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2024中国海博会开幕 深圳国际海洋周同步启动

记者观察发现,不仅是轮滑项目,近几年在各类体育项目比赛现场,“中国风”元素频现,惊艳海内外观众。如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中国短道速滑名将武大靖佩戴“华夏战神孙大圣”头盔,中国滑雪选手谷爱凌身穿“金龙战袍”,甚至有外国选手把锦鲤、长城、大熊猫等图案印在头盔上,引网友直呼:“太懂中国!”

浙江乐清:“地瓜经济”海外耕田 让“归乡经济”更甜

据了解,当时直升机正在为中国南方电网超高压输电公司百色局进行超高压巡线作业,机上人员包括机长1名,3名巡线作业人员。事故发生后,机长当场死亡,三名巡线人员被送往右江民族医院附属医院进行紧急救治。

抓备战厉兵秣马 空军发布短片纪念“九一八”

宿迁3月23日电(刘林 李小珍)3月21日,江苏泗洪的朱先生将一面印有“人民交警为人民公正执法保平安”的锦旗送到泗洪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四中队,感谢民警在其亲属危难之时的紧急护航,让其得到及时救治,脱离生命危险。

四川峨眉山景区人气持续高涨再迎“客满”

第二十一条 稀土开采企业和稀土冶炼分离企业违反总量调控管理规定进行稀土开采、冶炼分离的,由自然资源、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责令改正,没收违法生产的稀土产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50万元的,并处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A股5月“开门红” 沪指盘中创年内新高

长征八号运载火箭作为新一代主力中型火箭,采用绿色环保液体推进剂,按照模块化组合的思路进行研制,于2020年首飞,填补了我国3-5吨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空白。目前,发射场设施状态良好,中继星任务准备工作正有序展开,将于今年上半年择机发射。(完)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